现在的小朋友真幸福,爱人给两个孩子准备了几百本儿童读物,从童话故事到历史故事,民俗地理。孩子们也乐于拿几本书,席地而坐,享受读书的快乐。老大每天入睡前雷打不动读几个故事,老二才两岁,不认识字,但是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指着书中的图片给我们讲故事。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是典型的北方农民。虽然父亲后来当了瓦匠,但还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家里没有读书的氛围,更没有那么多的书。小时候见得最多的读物是那种翻页的日历,一天撕掉一张那种。这种日历每一页都有很多内容,除了历法,还有很多经验和小故事,没事的时候会翻着玩。除此之外,还有几本父亲参加建筑施工培训班的教材,那些书里有很多的公式和图纸,对父亲来说都是天书,对我而言就更看不懂了。
那时候特别渴望读书,什么书都可以。记得有一次去大舅家,在他们厢屋发现一大袋子的小人书,带插图的那种,讲的是革命故事。带了几本回家,每天都会翻看一遍。
升入小学后,有一次过儿童节,母亲准备的礼物是带我去买书。那时候买书只能去新华书店,看着满书架的书,我焦虑的选择着,每一本都想要,每一本都很精彩。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选定两本作文书。回家后每天都会翻看,这两本书的内容基本都能背下来。后来在整个小学初中阶段,作文的素材和架构基本来自于这两本书。
升入高中,学业负担加重,每天学习的资料都看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读书。那会网络刚开始发展,台湾有个叫痞子蔡的作家写了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是高中读过的唯一一本小说。
读书的故事很多,难忘的是没有书可读。现在终于实现了读书自由,自己却懒了。看来,诚如古人所言:书非借不能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