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我不由的想到,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老年人们越发活跃了起来,追根究底无外乎是想要摆脱孤独,才有了在找老来伴,再来一段黄昏恋的想法。
如果在网络上输入黄昏恋、老来伴三个字,会出现很多词条,有好有坏,但无外乎都是孤独的老人需要老伴的意愿或是子女反对老人黄昏恋,又或是因为找老伴被骗等等各种各样的说法。
但无论什么说法都不能否认有个老来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老来伴黄昏恋这样的行为越来越被认可,越来越多的独身老人走入这个行列。
提起黄昏恋不得不说的是我八十岁的姑老爷,小时候90年代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这么现在这么开放,还处于古板崇尚从一而终时候,如果谁家出现二婚或者什么黄昏恋之类的,那么就成了左邻右舍的闲暇时的谈资,这家人都成了最丢人的存在。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姑老爷在姑姥姥去世的第三年找了一个老伴,可想而知遭到了亲朋好友们强烈的反对。
但姑老爷说什么都不愿意分开,最后没办法,家人只好隔远点的地方给他修了个小屋子,给他把打铁炉也都搬过去,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去。
没过多久,这个老伴就生病去世了,之后又找了一个搭伙过日子,更是受到村里各种抨击,偶尔听父母提起都以可怜开头,又说有个伴也挺好,起码有人端茶倒水,又说但这么大年纪了还来这么一遭,真的也太丢人了。
但尽管有很多非议,姑老爷在原配去世之后先后找了三个老伴共同生活,不管别人怎么想,这在当时姑老爷来讲或许是最好的。
姑老爷因为有个打铁铺子,自己住着,子女们偶尔会过去看看,虽然都在一个村子里,但也不会每天去看也不会时刻相伴。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个人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一起聊聊天,都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希望有滋味多了。
我想这也是姑老爷坚持找个老伴的原因吧,哪怕顶着丢人现眼等字眼成为别人的笑谈,也无法阻止一个老人想让孤独的心带上些温暖。
电视剧都挺好也正能反映老人对老来伴的需求和渴望,剧中老人苏大强给人感觉就是特别能作,很难伺候的角色。
小孩子们在父母不陪他们玩又想引起关注的时候经常都会做点坏事,想要引起父母的眼光,对老人来说亦如此。
在剧中苏大强准备跟保姆蔡根花结婚的时候遭到孩子木门的反对,尽管蔡根花想和苏大强夹杂了一些其他利益关系,但苏大强内心可能是心知肚明。
只是他喜欢小蔡给他带来的那种温暖和开心,尽管他有的儿女们不少也对他都很好,但对人来说不是吃饱穿暖即可的,固然苏大强对子女们都很爱,但子女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不可能给他足够的陪伴时间。
这时候小蔡对他的关心照顾,不管真假对苏大强来说都是慰籍,我想在有蔡根花陪伴的那段日子里,一定是他感觉最快乐的时候了。
在我们作为子女没能做到时常陪伴的时候,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有个可玩可闹的伴,有个头疼脑热时端茶倒水的人。
到了而立之年的你如果还没有对象还没有结婚,这时的你不会如老人般那么渴望有人陪伴,但偶尔有个病痛有个伤心事之时,最能更体现这种渴望。
包括父母的电话里常常提起的该结婚也换成了,还是找个伴吧知冷知热,现在年轻你不懂,但是老了怎么办,生个病也没人照顾,如果有说话难听的还能说一句,哪天臭了都没人知道。
说到这不可控制的就想到了,前几日跟一个朋友聊起小时候的事,他说起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他说小时候村里有个女人去世八天后才被发现,这个女人并不是独身,她有孩子有家人。
人的一生唯有孤独最难忍受,越老越需要陪伴,望所有们作为子女的人们多给予老人一些陪伴,发现他们的需求,如果可以那给独身的老人找个老来伴是子女们可以提上日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