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东山派出所,有一位喜欢写防诈骗顺口溜的社区民警,微信名“东山朱sir”。他就是朱秋华,山东人,2011年调到东山派出所,现在是五羊南社区民警。凡加了他微信的朋友和社区居民,隔三差五就能收到他写的长短不一、带有韵律、通俗易懂的宣传防范诈骗顺口溜。
从警十多年,干过巡逻、刑侦、社区民警等多个岗位,2018年5月,朱秋华开始担任五羊南社区民警。除了做好日常消防检查、出租屋管理、校园安保、帮助吸毒人员重返社会等基础工作,他还有独到功夫:就是将刑侦工作与社区工作密切结合,发挥自己在宣传方面的独特本领,将防诈骗宣传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浓缩凝练的文字写成顺口溜,让居民一目了然。
“一有案子发生,公安机关都是扎起马步进行侦破,案件破了,有时被骗的钱却不一定能追的回来。我觉得,应该从源头上减少诈骗警情,这样群众不受损失,发案数减少,民警也省些力”。
因为他喜欢写诗,为此,他想到用诗词文学作品形式编写防诈骗宣传资料。为了让居民乐于接受,快速识破骗局,他开始编写防诈骗顺口溜,偶尔也写一些其他文学体裁的防诈骗宣传作品。
诈骗套路千万条,破解犯罪就几招。朱秋华编写的顺口溜,简短明了,灵感一来,即兴脱口而出,如同“山东快板”,字字有声,形象生动。
朱秋华称自己是一位反诈“斗士”,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法,面对仍然会有群众被骗的诈骗警情,他也在更深入研究诈骗分子的诈骗设计:诸如老百姓生活中需要什么、爱好什么、上网干啥、七情六欲能否与钱挂钩?哪些人经不起诱惑、哪些人会“被吓坏了”而想破财免灾,老百姓哪些需要、欲望等心理容易被攻击……
朱秋华道出分析秘诀——“5W+1H研判分析法”,结合办案实践归纳而成。即:What,看诈骗案类型(诱惑型,恐吓型、泄密型、冒充型等);Who,分析和统计被骗事主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爱好、特长、习惯等与案件发生是否密切,看被骗事主是否加骗子为各类好友,以及好友的身份是否核实;Where,发案地点、转账地点、是否有接触地及接触情况、网址短信二维码来源、平台来源及使用情况、第三方支付平台类型及往来支付情况;When,案发时段、案件期维持的时间长短、转账频次;Why,着眼于案发后的事主反思,事主是否明白为什么被骗,找到事主当初与骗子的关联意识交流、关联点;How,事主要记得当初被骗过程是怎样的,证据的保护和收集情况。为了下一步不被骗,事主自己该怎么做,警察如何挖掘破案线索、拓展诈骗宣传。
在研判分析过程中,朱秋华从中提炼识破骗局的关键要素,排列组合,再通过最精练、恰当的字眼表达,诸如16行128字的《防骗口诀》就是这样创作而来。为了力求实用,他用诸多真实案例去逐一检验口诀的实用性,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朱秋华平日都是直接在手机上编写防诈骗顺口溜,轻指一点,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平台灵活转发。他手机里有寄递业、物业、学校、医院、街坊、健康防疫等50多个工作联系微信群,起码有上千人可以收到他发出的防诈骗顺口溜、推送的鲜活诈骗案例。此外,东山派出所的所有社区,越秀区公安分局反诈微信群,也都在转发他的顺口溜作品。
接收归接收,是否有人会看?朱秋华对此很坦然,既有可控因素,也有或然因素。他相信,微信朋友圈看了的人或许没有点赞或回复,但心里是明白的。
今年2月下旬,朱sir接到五羊南社区的一位何女士打来的电话,说她曾接到别人推荐的刷单,想起朱sir的反诈宣传,才避免了被骗。
对一些无暇看微信、不懂手机上网的居民,朱秋华同时做好上门入户宣传,他相信宣传的作用,总是在潜移默化中。
2019年,东山派出所提出“1+1+4+6”防范诈骗宣传工作法,即建立1支防诈宣传队伍,搭建1个防诈宣传微信平台,采取微信、宣传单张、广播、电子显示屏4种方法,进社区、进村社、进企业、进银行、进学校、进医院开展宣传防范工作。
朱秋华毛遂自荐,担任派出所防诈骗宣传组长。他提出的“商业楼清查四步法”,压减了诈骗原始警情。
此前,东山辖内某商务楼有一租户,自称XX投资公司,实际上就是从事套路贷诈骗活动,后被东山派出所和越秀区分局经侦大队联合打掉。自此,朱秋华把商务楼纳入防范重点。去年11月,全所开始行动,及早发现有疑似涉嫌诈骗的公司,制止在萌芽状态。
据辖区内一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周经理介绍,去年底,朱sir和社区民警和物业人员上门核查所有入驻的公司,发现有存在疑似诈骗行为的公司及时开展法律宣传。大概半个月内,有3家公司搬离。
目前,派出所与物业已建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动机制,当有新的公司入驻写字楼时,立即对公司经营内容等方面核查,跟进公司业务是否有不良倾向,并将信息随时反馈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再启动相应调查措施。“商场治安环境好,入驻的公司更多了,目前我们的招商率达90%多。”周经理高兴地说。
这是朱秋华写的一首顺口溜。为了帮助群众捂紧钱袋子,他已数不清走访了多少次辖内的银行,说了多少次提高警惕拦截可疑转账之类的话语。
东山街辖内共有23间银行网点,建立了“警银联动”微信群。朱秋华主动担任群主,编写了《警银联动防范诈骗案件教案》,同步建立防范诈骗案件通报、联动处置等制度,上门与银行保安、大堂经理、行长沟通具体处置防骗工作操作细节。
2019年8月的一天,一位老阿姨和一男子一起来到中国农业银行广州五羊新城支行办理异地银行转账人民币7万元,银行柜员想起平日社区民警朱sir宣传的案例,马上提高警惕,经过细心询问老人转账原因,发现事有可疑。那名同行男子不愿配合柜员核查,情绪很激动。
行长李田田马上将情况向派出所报告,民警朱sir及时赶到,成功阻止了一起诈骗案件发生。事后李行长称赞朱sir懂金融知识,开展防诈骗宣传提醒都很到位。在开展防范诈骗案件工作中,目前建立的警银联动机制成效很好。每天在柜员机办理业务的客户都能看到张贴在柜员机旁醒目的宣传《防骗口诀》海报。李行长笑着说:“朱sir这身材,站在违法犯罪人员面前,是很有震慑力的;在群众面前是有满满的安全感和亲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