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wēi)不(bù)足(zú)道(dào)这是个什么梗?
时间:2024-08-06  浏览次数:663

  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汇聚了众多璀璨的知识精英,是万众瞩目的中心。那么,百年前的北京大学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选新生,才能反应北大学人的立场、志趣和认知呢?

  由现北大副校长任羽中主编,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编辑的《为国选士》一书,收录了1917年到1948年老北大的招生考试题目。当年的北大,不光考国学,也考英语、数学、地理、历史、理综,有时还考伦理学、博物学、公民意识。总之,用如今的眼光来看,因为人口和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那是个相当“不卷”的年代。

  看从抗日战争前一直到开国前夕的题目变化,也能看出一个时代的流变。比如1924年的作文题,要求是“文言白话随便,但是一定要加上标点符号”,到了后来,就要求必须是白线年侵华战争前夕,题目里的含日本浓度渐高,但仍只是担忧和思考为主,等到1941年的题目(当时已是西南联大联合试题),已是满腔的家国情仇。

  而到了1948年建国前夕,已经有“什么是工资?工资应该怎样决定?”这样十分当代的问题,以及“什么是死刑的意义?死刑应不应废止?”这样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了。

  2.有酒两种。甲种4升与乙种5升,价值之比如6比7。今甲种4升瓶26瓶之价为13元。问乙种3升瓶28瓶该价若干?

  2.有二位数字之数,其数等于各位数字之和之五倍;又此数加9,则此数数字之顺序颠倒。求此数。(以上代数)

  一、归纳法有五种细则:(一)求同,(二)求异,(三)同异参用,(四)共变,(五)求余。试各举一例说明之。

  二、孟子曰:“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杨子为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试以三段论式写之,并批评其谬误。

  三、《诗经》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试言此诗用的是何种论理?试言其有无谬误?

  一、我国国名自称夏华、中邦、中国、区夏、诸夏及中华,外人未闻,故实强称我为摩诃至那、摩诃秦、支那、震旦、起太(Kithai)、克瑟(Cathay)及释赉司(Seres)、瑟利加(Serica)等名,试就此上诸名称之由来言之。

  二、俄日英法四国各握我一方之路权,独以中部横行之陇海大铁路归永久局外中立国比利时承办,将以阻胶济路之发展欤,抑利用比国为傀儡以杜各国之争欤,试就内容之真象言之。

  日本人口现在有了六千万,百年之后,应该有二万万四千万。因为在本国不能生活,所以现在便向各国诉冤,说岛国人口太多,不能不向外发展,向东走到美国,加利佛尼亚省便闭门不纳,向南走到澳洲,英国人说澳洲是白色人的澳洲,别色人种不许侵入。日本人因为到处被人拒绝,所以便向各国说情,说日本人无路可走,所以不能不经营满洲高丽。各国也明白日本人的意思,便容纳他们的要求,以为日本殖民到中国,于他们本国没有关系。

  其实从前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有许多尽管名目上是中国人,而一考其思想和精神,就没有一些中国人的气质,很痛心的说一句,简直不知道他是哪一国人!这些人既不明了本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地位的重要,也不尊重本国固有的德性和立国精神的特点,更不知道做一个国民,对于本国应负有如何的责任,他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应当如何爱重,只是盲目的接受外国的一切;凡是本国的都可以随便吐弃,毫不顾惜,凡是外来的似乎都可以随便模仿,不加别择。

  这样的人,还配作中国人吗?要知道:我们中国人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固有的德性,是有我们中国人确乎不拔独立不惧的特性和品格,我们中华民族有中国整个一贯的民族精神,所以中国国民,必须要有中国人所固有的品格德性和精神,才可以算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换句话说,中国人不仅要以“中国”为他的生命,而且要以“中国”为他的灵魂,所谓中国的灵魂,就是国魂。这个国魂,就是包括中国一切固有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道德思想,以及五千年来一切精神物质的创造和积累。

  我们是一个老的民族。在这变动的现代世界里,我们看出一些浮面的东西,也看出一些对于人生真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不大相信进化,而且我们有点儿懒惰。我们不愿欲跑在操场上去追赶一个皮球;我们宁可在杨柳岸缓步听鸟的歌和孩子们的笑。人生是这样的无常,以致于一旦知道有样东西真能满足我们,我们就紧紧抓住了它,像在黑暗而风暴的夜里一个母亲将她的婴孩紧贴在自己的胸前。




上一篇:呼风唤雨具体内容是什么?   下一篇:戒不掉你的温柔看点是什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