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中惊魂,天翻地覆,房倒屋塌。瞬间水电皆断,在巨大的惊惶中,在裹挟着幽谧死亡威胁的黑暗里,在滴水成冰的深夜严寒里,在巨大的惊惶中,当地居民纷纷衣衫不整,携儿带妻,户外逃命。
很多人都是人生第一次遭遇这么大的地震,听到预警立即逃生撒腿就跑,甚至连内衣都没穿。一位大哥光着屁股就跑出来了,还有的夫妻光着身子裹着一床被子逃生。
一位村庄的中年人,凌晨睡梦中感受到地震,立刻带着妻子、老人,抱起熟睡的孩子就往屋外跑,幸好都平安逃脱。
一家人跑到院外,就见在大地的震怒中,一座座民房倒塌,再看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房子,从房顶屋脊处开始垮塌,一瞬间泥沙俱下,那种恐怖和绝望,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
瑟瑟发抖,一夜无眠后,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投射过来,一家人仿佛才有地狱逃生的感觉,彼此相望,恍如隔世。
县城的一名餐厅老板,平时就住在餐厅里,因为工作的原因凌晨刚刚入睡,在地震十几秒之后,震感特别强烈的那一刻惊醒,就见餐厅的墙开始开裂,他赶紧叫家里人都起来,跑到空旷地方,逃过了这场岁末之劫。
兰州一中,险情来临,老师们迅速组织全校师生赶到操场避险。天气太冷,为了确保学生们的安全和健康,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组织所有班级在凌晨跑操取暖。
这是一场特殊的运动,在这个特殊的冬夜里,他们恐惧,战胜了寒冷,战胜了恐惧甘肃兰州一中的全校师生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团结和勇气。
山东的一位网友,孩子在兰州民族大学就读大四。早晨六点被朋友电话吵醒的,告知甘肃临夏州发生地震,让他赶紧问问孩子安全。网友一听,顿时慌得连手机都解锁不了了,几次过后,手机锁了。
网友不禁埋怨熊孩子真是沉得住气,这么大事,这么大新闻和他关系那么密切,他都不知道第一时间联系父母。絮絮叨叨中,孩子母亲微信联系上了,说震感强烈,床头晃的像秋千,衣服都没穿好,两点多才睡。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西南部,全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北与青海省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
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该县柳沟乡,震源10公里,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截止发稿,共记录到余震275次,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死亡、青海13人死亡。
突如其来的灾难,引发全民关注、祈祷、祝福,人们也有一个普遍疑问,一个“6级地震”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伤亡?
但可惜的是,此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又恰巧在深夜,大多数人在沉睡中,根本无从感知到地震。即使手机有提醒,但一部分人手机静音,一部分人即使听到,逃跑的时间也并不富裕。
最后,这次地震发生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县。该县一直以来是我国比较贫穷的一个县城,一直到2020年,才刚刚退出国家贫困县。
城镇刚刚脱贫没多久,这里地震又不算那么多发。所以这里很多人住的房子抗震性能并没有那么强,而此地历史上很少发生如此烈度的地震。
总之,这次地震来的猝不及防。所以,网上也有很多人说,现在预测天气很准了,相比之下为什么地震那么难预测?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要发生地震约500万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发生1万多次,这500万次地震中,能够被人们感觉到的约5万次。
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地震的认识还是十分的有限,特别是对于地震的孕育发生等基础理论,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歧。所以地震预测预报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
地震的发生毫无规律性。影响地震的因素很多,我们目前知道的地震一般发生概率较大的地方,应该是板块的交界处。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目前对于地壳运动机理的研究进展都还是很不完善的,板块构造学说也才发展几十年,所以说我们目前的研究还处于表面。
鉴于地震是因地壳板块碰撞或是板块断裂造成,我们不可以把板块上方的覆盖物清除去观测各板块运动,更不可能了解哪个具体点,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程度的碰撞。
所以,即使现在地震已经能够被预测,但由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并且震源深浅不同,也影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所以也只能在短时间内预测到地震,只能有限的规避伤害。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路上有很多汽车行驶,我们都知道会有车祸发生,但我们很难预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辆车会发生问题。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力量驰援灾区。已有多家企业宣布,向灾区捐赠物资,用于紧急救援、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及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
看看英勇的武警们。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有序展开了救援行动。有人负责扛锄头,开展人员搜救。
再看看无畏的消防员们。救援现场,消防员托起担架,扛着老人穿越山间。尽管冰冷的天气冻住了他们的双手双脚,他们却依然咬紧牙关,坚定步伐,昂首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