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南亚国家正在探索新的途径,在不使用美元交易的情况下买卖大宗商品,这可能是该国从西方转向东方的迹象。
就这件事,路透社应该特意询问了中国外交部,得到的答复是:“这是巴基斯坦和俄罗斯之间的正常贸易合作,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原则上,我们对以人民币结算原油贸易持开放态度。”
可以肯定的是,巴基斯坦不是第一个用人民币购买石油的国家;还可以肯定的是,在巴基斯坦之后,还会有更多国家选择人民币支付石油,支付其他商品。
6月11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企业家大会的第一天,各方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30项投资协议,涉及技术、可再生能源、农业、房地产、矿产、供应链、旅游和医疗等多个领域。
事实上,对于有关西方不满和施压的提问,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回答得很干脆:“我方事实上无视那些批评。应该像任何务实的人一样,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
从某种程度上,沙特也是看透了美国。新一代的沙特领导人,尤其看透了美国的虚假、自私,关键还自以为是、指手画脚。
沙特怎么做呢?当时确实象征性地增产了一些。但没过几天,沙特宣布,将更大幅度地减产。气得美国破口大骂,宣称要“重新考虑”与沙特的关系。
第一,石油美元。以前这是美国的王牌,现在却是沙特的筹码。一旦沙特真放弃石油定价,美国肯定更急得跳脚。
第二,国际油价。美国很无奈,作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对国际油价有重要发言权,这将影响到美国的汽油价格,进而影响到政府的支持率。
第三,巨额投资。沙特的巨大外汇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投到了美国。假如有一天,把沙特惹急了,沙特不投了,美国怎么办?
当然,沙特能有这种底气,一方面是自身的实力和地位,美国不敢小觑;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货币,让沙特有了新的选择。
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事实上,正是看到这种变化,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实现了历史性和解;沙特还在积极考虑加入金砖国家组织和上合组织,并正就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进行谈判。
上面的两个好消息,应该只是这个大时代转变的小小注解;但都同中国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的开放程度和吸引力,还有,外交艺术。
毕竟,现在还是人民币的关键时期,我们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人民币的强势而出,至少在一些美国人看来,更动了美国人的奶酪,美国人会善罢甘休吗?
以中国现在的体量和实力,只要我们上下同心不折腾,只要我们切实办好了自己的事情,我们就不惧任何的东西南北风。哪怕美国要求选边站队,我相信,拒绝站队的国家,也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