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海为家这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4-02-25  浏览次数:663

  月光满城,年至上元,十里花灯照团圆。今天,是龙年元宵节,在普陀区兰岭园小区里,如往年一样,普陀公安分局曹杨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朱斌早早地就和居委干部们忙活了起来。

  “今天大家还是要着重检查一下小区的安全隐患,待会儿我们一起带上慰问品,去几户重点关注的老人家里走走,过节期间要让他们都感受到家的温暖。”清晨,朱斌便召集大伙儿在居委会里开了个短会,布置元宵节当日安保任务。自从担任兰岭园小区社区民警的那天起,每日早晨一个工作短会成了朱斌和居委干部们不成文的约定。这样一做,就是12年。兰岭园小区是曹杨新村街道最大的居民小区,老龄化十分严重,在朱斌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里密密麻麻的家长里短和酸甜苦辣。其中,最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是那近300户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

  “小朱啊,你来啦!每年过节都想到我老头子,快进来坐坐!”看到朱斌来了,居民王老伯赶忙将其领进屋中。话说,王老伯和朱斌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一段特殊的故事让二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几年前,王老伯刚刚搬来,成为兰岭园小区的一员。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王老伯和邻里之间总因琐事产生摩擦,曾多次报警投诉,言语中表达着各种对小区的不满。朱斌得知后,赶忙上门询问情况。

  经过一次次登门拜访、一次次认真倾听、一次次化解矛盾,王老伯终于放下心防,对朱斌竖起了大拇指,不再拨打投诉电话。此后,朱斌一有空便会到王老伯家里走访,关心他的生活状态,而二人的之间的友谊,也是越发深厚。

  “王老伯,以后您有什么事,直接跟我反馈,我们需要您这样认真负责的信息员。”渐渐地,在朱斌的鼓励下,这位小区“投诉者”王老伯成了小区平安志愿者,肩负起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现工作。对于早已退休的王老伯来说,这份“工作”的到来,给平淡的生活里增添了一份使命感,他也做得格外认真。

  几年来,通过这一工作法,朱斌发展了几百名平安志愿者,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守护着兰岭园小区的日出日落。

  “朱警官,您快来劝劝吧,我妈妈还是不肯去医院,她就听您的话!”年初的一天傍晚,居民小刘拨通了朱斌的电话。收到求助后,朱斌赶忙开上警车,火速前往。

  对于这位小刘,朱斌自是不陌生,而他的母亲,是令朱斌十分头疼的一位“倔强”老太太。平日里,小刘与妻子住在别处,老太太则独自一人居住在兰岭园小区里。因为深信所谓的“草药秘方”,老太太坚决不踏进医院半步。平时生了小毛病,小刘工作忙照顾不到的时候,都是朱斌上门帮忙照料。近日,老太太不慎扭伤,右腿感到十分疼痛,卧床不起。儿子小刘前来看望,本欲带母亲到医院治疗伤腿,却被老太太一口回绝,称只需敷上草药即可,不必去医院。见自己无法说服母亲,小刘急忙请来了“救兵”朱警官。

  “阿姨,您岁数大了,扭伤可不能小觑,要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有没有伤到骨头。”朱斌轻声说道。见老太太仍然无动于衷,朱斌又掏出手机,耐心地向她科普医疗常识。经过朱斌的一阵苦口婆心,“倔强”的老太太终于同意和儿子去医院拍片检查。

  一段时间后,老太太的腿脚逐渐好转,特地来到社区警务室对朱斌表示感谢。朱斌也是十分欣慰,关切地询问着老太太身体恢复情况。

  像这样的小事,在兰岭园小区里时有发生,一桩桩、一件件,都记录着朱斌与3000多户居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去年11月,曹杨新村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朱斌也是其中的一分子。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朱斌对兰岭园小区的感情,都付诸在每一次晨昏奔忙的脚步里。为家园伫立,为群众献爱,虽身处平凡,但他的眼里总有微光,乐此不疲。

  “好了,这是今天最后一户要走访的老人。”朱斌回过头看着大伙儿。说罢,他轻轻地敲响了房门:“李老伯在家吗,元宵节我们来看看你!”




上一篇:不(bù)失(shī)毫(háo)厘(lí)网友会怎么评论?   下一篇:关于踊彬涟渴网友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