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清晨,在霞浦县下浒镇渔村海参养殖基地渔排上,七八名工人正忙着给海参投喂海带、小鱼料等饵料,一派忙碌景象。
“3月,霞浦海参迎来上市前最后生长期,预计在清明节前可上市销售。”海参养殖基地负责人翁起平熟练地打开一笼海参,查看海参长势。“今年,基地投放海参苗12车48吨,预计产量144吨,目前市场行情不错。”
海参养殖是下浒镇的支柱产业,产量约占霞浦县海参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该镇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曲折、小海湾众多,且气候四季分明,出产的海参个头大、肉质厚、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清海工作,海洋养殖设施不断转型升级。”下浒镇党委书记郑孟炯说,镇里严格把关海参种苗质量关,还聘请专家对养殖户进行海参养殖培训,协调农村信用社、工商银行等开展信贷业务,缓解养殖户资金紧缺的问题,促进了海参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品质进一步提升。
该镇还实施海参养殖“日巡查”制度,组建海参养殖过程巡查监管专班,常态化检查海参养殖、用药、销售记录等,加强辖区兽药(水产用药)销售点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不断提升辖区海参绿色养殖水平。
为进一步促进海参产业健康发展,去年4月,在镇党委政府牵头下,下浒镇成立霞浦县海参协会下浒分会,协会通过收集、发布海参价格走势、供求信息,及时帮助养殖户预判市场,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此外,我们组建了海参工作室微信群,养殖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海参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和动态,还可以向省水产研究所专家请教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霞浦县海参协会下浒分会副会长张丕梨介绍。
一只小海参,串起万千养殖户。2022年,该镇养殖海参已达7400多吨,成为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的富民产业。
霞浦县溪南镇海域的海参近日迎来采收高峰期,参农在海上忙个不停。 近年来,霞浦县大力发展笼式投放海参种苗自然增殖的养殖方式,落实一系列减税降费、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促进当地海参养殖产业迅速发展。王旺旺 摄 来源:福建日报
在福宁湾拍摄到的反嘴鹬群。 郑培銮 摄 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省第41届“爱鸟周”,今年的主题为“万物和谐 有灵且美”。3月25日至26日,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省观鸟协会在霞浦县举办福宁湾首届观鸟节。 由全省各地自然爱好者组成的10支参赛队伍,展开找鸟认鸟技能大比拼。参赛队员...
第二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诗歌之乡”授牌仪式19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着名诗人吉狄马加说,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霞浦县重视海洋文化建设,尤其是海洋诗歌创作,首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的成功举办在整个诗坛产生重要影响,让大家真正认识到蓝色霞浦。赞颂海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无人机发现无人岛上的违法建筑物 近日,泉州海警局通过无人机查获一起非法在无居民海岛进行生产、建设案。 日前,泉州海警局出动执法艇、无人机在惠安净峰海域开展海空联动巡查。巡查中,执法员利用无人机灵活机动、取证便捷、覆盖面广的特点,与执法艇协同配合,重点对辖区各类岛...
16日,霞浦县水门乡畲族文化中心,畲族手艺创作人在教授学生制作畲族工艺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畲族文化。朱世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