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古今历史大都繁杂,枯燥,尤其是一些历史上的复杂的政治宫廷斗争,大仲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原本卷帙浩繁的历史事件,或者说是把人们不愿意触及的一些厚重的,琐碎的历史事件,通过自己的独特的又通俗的文字语言,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加之通俗话语言的写作特色,为我们讲述了三个栩栩如生,又个性鲜明独特的的火枪手人物形象,这不就正是《三个火枪手》,风靡一时,畅销至今,受到众多书迷追捧的原因吗?
《三个火枪手》讲述的是平民出身,年轻又怀有热血理想的年轻人达达尼昂,只身一人,途中经历艰难,甚至在丢失了自己的推荐信的情况下,依旧不放弃,他远赴巴黎,在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国王火枪队的三位火枪手,他们分别是:
这四个血气方刚,充满昂扬斗志和理想的青年,卷入了当时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及其政治斗争中。从最初的不打不相识,和三位火枪手的决斗,到后来他们并肩智斗诡计多端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勇敢的审判心如蛇蝎的米莱狄,他们无一不将这段历史演绎的精妙绝伦。
看一第一遍的时候,只是让我觉得里边的故事通俗易懂,一下午的时间都在看书,莫名其妙的天就黑了,第一遍吸引我的是故事的情节和非常通俗易懂的文字,读起来不用刻意的咬文嚼字,特别轻松,让人有种酣畅淋漓欲罢不能的感觉。
但是读第二遍的时候,细细读来,感到颇为深刻的是他们四人之间患难相济,相互帮助,无条件相信对方,以及三个火枪手热烈的意志力。
这一幕发生在一行四人,三个火枪手和主人公达达尼昂为了拿回王后给白金汉公爵的钻石项链时,达达尼昂没有告知他们此次冒险任务时的一些原因。但是只告知了他们这场任务可能十分凶险,可能会失去宝贵的性命。
刚开始波托斯和阿拉米斯想知道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此次任务的原因,但后来他们在阿托斯的劝告下,他们三个火枪手决定无条件的支持达达尼昂,执行这次充满未知的任务。
阿托斯真的那句:“让我们去哪里打仗,我们就去哪里,只不过是一条性命而已,问那么多问题干什么?我相信你,我跟你走。’’义气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新结交的朋友,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着人们的大脑,想多多了解关于这个人的一切,达达尼昂,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也不例外,当他和三个火枪手成为朋友的时候,他跟其中的每个人都了解过对方的来历及性格,当然他也对三个朋友们的神秘的身份感兴趣。
这些都很正常,但是十分难得是关于朋友之间的一些个人隐私或者感情问题的,当达达尼昂向阿拉米斯打听关于阿托斯的一些比较隐秘的个人感情故事后,阿拉米斯能够认真的信守诺言,对于朋友的隐私,绝不因为别人的感兴趣,就用来讨好他。
达达尼昂,他虽然有一颗好奇心,想急切的了解关于三个火枪手的一切,但是对于他无意中看到的一些事情,他也绝对不会当作谈资或者笑料拿出来说与其他几位朋友,
看到达达尼昂与三个火枪手的友谊,让我想起了管仲和鲍叔牙,伯牙和钟子期,左伯桃与羊角哀,恩格斯和马克思,孙中山和李大钊……
故事的结尾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毕竟主人公达达尼昂最初的初衷就被赋予了有为青年,达达尼昂多想实现当一名火枪手的愿望,但是以他的野心和智慧,他的终极目标也绝不是停留在一名火枪手的职位上。
当红衣主教送给他一份空白的火枪队副队长的委任状的时候,他并没有急切的在委任状的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是先去逐个请求了他那三个火枪手朋友的接受。但无一例外,三个火枪手朋友对他的行为充满了感激,并且拒绝了委任状,他们都一致认为谁都没有达达尼昂更合适当这个火枪队的副队长。
当阿托斯在委任状上填上达达尼昂的名字后,达达尼昂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说他今后再也没有朋友了,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友谊也终将成为过去,成为了四人最美好的回忆。
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之间是多么珍贵的友谊啊,他们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四人齐心协力,不计较得失,不计较金钱,大家都是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钱财,把钱财集中在一起,拿出积蓄一起购买所需装备,还有不怕牺牲,为了朋友勇于冒险的那种精神。
回观我们的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熙熙攘攘的的时代,生活看似没有战争,生活看似丰富多彩,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有几个彻底交心的朋友呢,别人把你当朋友,或者你去结交朋友,无外乎不是为了利益,为了对自己的将来能有一定作用,有几个为了单纯的交心,为了能成为知音去结交呢?
我觉得友谊,它像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一样,同样它也容不得任何功利性的东西和一切虚假的,利益的东西,否则他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友谊。
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