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喊话,敦促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简称“联黎部队”)“立即”从“危险地带”撤走。
根据联黎部队官方声明,2024年10月9日、10日、11日、13日,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坦克、履带军车对联黎部队所在地蓄意枪击、炮击,企图强行进入联黎部队的驻地。
根据联黎部队官方声明,从当地时间10月9日到11日,该部队在黎巴嫩南部连续数次遭遇袭击,包括来自印尼、斯里兰卡等国在内的至少五名维和人员受伤。
联黎部队主要部署在利塔尼河(River Litani)以南到“蓝线”(Blue Line,与国际上公认的黎巴嫩边界基本一致)之间的黎巴嫩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黎南”)。
作为惯犯,以色列国防军在1996年、2006年也曾蓄意袭击联黎部队的阵地,有维和人员受伤,更有维和人员阵亡。
对于当前以军所谓的“有限地面行动”,以色列政府宣称,是为了让以色列北境居民回归以及日后的安全。
以色列要想在黎南复刻其在加沙肆意妄为、狂轰滥炸的军事手段,当然想把联黎部队赶走,最好赶到利塔尼河以北。
联黎部队如一位客观的观察者,记录着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发生的那些刻意被西方主流媒体掩盖的事实。
确保以色列从黎巴嫩领土撤离是联黎部队的任务之一,而记录并定期发布报告是联黎部队的日常工作之一。
比如,他们的报告显示,自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向黎巴嫩境内袭击的次数是后者向以色列境内袭击次数的数倍。
比如,他们的报告显示,2001年1月到至今,以色列军机和无人机肆无忌惮侵犯黎巴嫩领空,几乎成了每天的行动,平均每天在黎巴嫩领空滞留和侦察的时间长达2小时。
当然,他们的报告也会记录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反击和报复,比如绑架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
1948年、1978年、1982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0年、2006年,以色列要么地面入侵黎巴嫩,要么对黎巴嫩实施空袭。前者均以失败告终,后者均造成黎巴嫩平民不同规模的伤亡。
即便不考虑以色列对黎巴嫩领土和领空的侵犯,还有以色列破坏黎巴嫩稳定的暗中行动,包括但不限于煽动黎巴嫩内战(1958年、1975-1990年)、摩萨德策划的暗杀事件、煽动的颜色革命、扶持分离势力代理人等。
结果呢?当地时间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国防军落荒而退,堪比2021年9月美军撤离阿富汗的不堪。
撤军当天,以色列扶持的当地分离势力“南黎巴嫩军”(以黎巴嫩基督徒为主)也瞬间崩溃,落得“以奸”卖国贼的臭名罪名。
然而,正如上文所说,在以色列占领黎南地区的这22年里,以色列在黎巴嫩制造了一场又一场的惨剧。
以军2000年的撤退,一方面是占领黎南让以色列在经济和政治上付出了太多代价,一方面是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在内的抵抗以军占领的行动,从未停止。
毫不夸张的说,以色列从1978年的入侵以及22年对黎南地区的占领,是促成黎巴嫩真主党成型与壮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战后,犹太复国主义势力一直尝试游说英国、法国和美国,依照圣经中无法考证的地理描述,划分他们的“委任统治”范围。
上面的信件是美国犹太裔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写给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件,企图说服威尔逊推动英国和法国领导人,确定“犹太家园”的范围北部以利塔尼河为边界。
如上图,蓝线标注了犹太复国主义游说集团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提议的大致边界(来源英国杜伦大学的IBRU报告)。
巴黎和会召开的两年前,英国获得美国同意后,用一封名为《贝尔福宣言》的信件,把巴勒斯坦部分土地许诺给了犹太人。
这份信许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赞助者、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欧洲财团世家之英国罗斯柴尔德勋爵,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
更重要的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一直觊觎自然资源充足的地区,1947年11月极不公平的两国分治方案是很好的证明之一。
只不过,到最后,根据当地居民的情况、英法各自已有的石油与铁路利益,英法殖民者并没有将黎南地区没有划归到巴勒斯坦地区。
1956年10月22日下午,在法国巴黎西南郊的塞夫尔一栋别墅里,时任以色列领导者本-古里安(上图)提出了一项他所谓“奇妙”的中东重组计划。
他提出,约旦作为一个国家,是“不可行”的,因此该将其分裂。约旦河的东岸分给伊拉克,巴勒斯坦难民安置到约旦河东岸,伊拉克应与以色列交好;约旦河的西岸作为一个半自治区,成为以色列的附属。
他提出,黎巴嫩南部拥有大量的穆斯林,以色列可以通过向利塔尼亚河扩张来解决,赶走或清洗穆斯林,让黎巴嫩变成一个更小的基督教国家。
历史不断警告它:压迫、侵略与殖民的企图,即便能维持一时,也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它总会被滋生的仇恨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