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成绩出炉,即将开始全新人生历程的准大一学生,都在精心地做着自己的规划,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打算。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与之相伴的“准大一账单”,却着实难倒了一些家长。
买电脑、购手机、考驾照、去旅游、添置衣服……零七碎八算下来,少则过万元,多则数万元,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买单吧,怕亏欠了孩子;买单吧,全家就得过紧日子。左也难,右也难,“准大一账单”之题,还真是有一些难解。
难解不等于无解。解好“准大一账单”难题,有几个步骤不妨一试。第一步,兑现承诺。为了激励孩子,不少家庭高考前会对孩子允诺,高考之后要怎么怎么样。家长作出这样的承诺,应该是考虑了经济承受能力的,也相对是比较合理的。对于这样的承诺,家长不能在高考过后就避而不谈,而是要说到做到、尽快兑现,这个兑现承诺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诚信教育。
第二步,沟通交流。承诺的账单兑现了,可能还会有承诺之外的账单。“谁谁买了什么,我也想买一个。”“某某没有我考得好,都出去旅游了,我为什么不能去?”孩子很可能以种种理由提出种种要求,如果感到吃力,家长就可以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聊一聊家庭的经济状况,说一说量入为出的考虑,劝诫一下不要盲目攀比。参加过高考的孩子,已经步入成人的行列,这些浅显的道理不可能不懂,深入交心地谈过了之后,一些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准大一账单”,可能也就会被懂事的孩子划掉。
第三步,体验生活。孩子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对挣钱不易没有清晰的认知。面对孩子对“准大一账单”的坚持和家庭买单存在困难的实际,一些家长不妨改变一下策略,让孩子趁着假期去打打工。比如,孩子要买台电脑,家长可以出一半费用,另一半让孩子自己挣回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兑现了“准大一账单”,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并更加体谅父母,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和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都很有益处。
“准大一账单”这道题的最佳答案,一定不是“买买买”。让孩子搞清楚哪些消费是必需的、哪些没有必要,让孩子懂得取与舍、得与失,让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来参与家庭的消费决策,这个过程肯定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