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陵川县县委政府聚焦农户庭院场地多,闲置率高,群众缺少再利用的实际问题,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改善地区面貌的重要举措。出台了《关于扶持脱贫户及监测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促进稳定增加收入的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资金,专门用于发展庭院经济的以奖代补。截止目前,投入资金230万元,全县围绕农家乐、养殖、种植、中药材,共有2600余户发展了庭院经济,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又美化了乡村环境。
马圪当乡松根铺村位于陵川县东南74公里处,与河南省毗邻,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2016年认定为贫困村,2017年退出,全村共有26户,(其中劳动力约30人),其中:贫困户14户40人,耕地面积202亩,9个自然村,村均3户,在村的多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位置偏僻,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老百姓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攻坚开始后,陵川县扶贫办把松根铺作为帮扶村,派出单位的骨干力量,单位一把手多次调研,入户访谈,摸清每一户的基本情况,组织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并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并组织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庭院,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天然气候、自然环境等优势,打造了独特的庭院经济特色品牌。
松根铺村虽然在大山的深处,在旅游季和节假日期间,每天徒步人流量可达300于人,但是由于交通闭塞,水、电、路、网落后,接待能力有限,导致游客慕名而来,扫兴而归,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和单位领导汇报,帮扶单位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和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技术人员对水、电、路、网进行设计,积极争取资金,通过半年时间基础条件发生了大变化,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也具备了接待能力,老百姓有了信心,村两委班子增强了凝聚力。基础条件改善后,随着而来的是如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工作队和老百姓多次研究,决定围绕庭院经济,把各家各户家庭院落、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及房产等资源进行整合,以发展庭院种药、庭院养殖、设施蔬菜、农家接待、中蜂养殖等特色项目为重点,采取以奖代补的模式,激励贫困户积极参与,通过努力,全村14户贫困户发展了14户农家接待,100余张床位,14户中蜂养殖,160多箱,养羊60多只,养猪30余头,种植连翘80余亩,随着人流的增加农家接待在旺季天天爆满,老百姓自己种的蔬菜,养的蜂蜜、土猪也有了销路。切实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到2017年年底收入测算时,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当年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顺利退出,庭院经济让老百姓即获得经济效益,又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松根铺村走出了一条小庭院带动大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随着陵川县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定位的不断深化,以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通过以奖代补今年计划发展3500余户。为此,陵川县制定了“一年起步,两年完成,三年见成效”的总体要求,制定了9条激励庭院经济的政策措施,并将庭院经济集中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为制定政策,宣传发动。制定政策措施。陵川县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相关涉农部门骨干力量,对庭院经济发展潜力、模式、规模、需要解决的困难以及应当支持的环节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汇报。陵川县巩固衔接小组在听取专题汇报和大量前期工作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对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规划、用地、资金、技术、营销等环节,明确了政策措施,落实了责任主体,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进村入户宣传。以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为骨干,深入到每个村庄、每个脱贫户、监测户,讲政策、传技术、定模式、做方案,动员引导广大脱贫户、监测户积极参与庭院经济发展。第二阶段为试点先行,整体推进。主要任务是先行试点示范。由县级职能部门牵头,乡镇政府具体落实在每个乡镇选择工作基础好的村,先行展开庭院经济发展试点示范,12月底之前,每个乡镇至少完成3-5个村、200个户的试点任务。总结试点经验。在2023年4月,组织对各乡镇庭院经济发展试点示范情况进行巡回观摩,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展开全面推进。在2023年后半年,开展庭院经济发展集中推进攻坚行动,在适宜的村、户全面展开,做到应做尽做、应干尽干,形成群体规模集聚效应。第三阶段为组织验收,兑现政策。主要任务是逐户组织验收。由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对已经完成庭院经济建设任务的村、户进行实地验收,查规模、查质量、查投入、查效益,形成验收档案。发现整改问题。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户逐条反馈,限期进行整改。兑现奖补政策。对符合验收标准、达到规模效益的村、户,落实扶持政策,兑现奖补资金。第四阶段为评估绩效,完善体系。具体任务是全面评估绩效。聘请专业机构,对发展庭院经济的整体绩效进行全面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健全服务体系。围绕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服务短板制约,按不同行业、项目或区域,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体系,补齐短板弱项,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总结表彰。在全县总结表彰一批庭院经济发展的好典型、好模式、好经验、好样板,挂牌授匾,广泛宣传,造成声势,营造氛围,为全县树立标杆,带动更多农户靠庭院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小庭院培育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通过四阶段推进,陵川县庭院经济规模、种类、效益都将有较大的提升,也能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又一有力支撑。
多姿多彩的农村庭院,真正成为了群众安居乐业的增收节支之源,生态宜居之源,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幸福感显着增强。陵川县数以千计的小庭院,正在变成各具特色的聚宝盆,一户户小庭院正在蜕变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