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的“黄埔军校”,成立在1938年的7月,创办人是布鲁,第一期学员只有30多个,师资规模却甚是庞大。
陈云、李克农、潘汉年、李富春、孔原、徐特立、邓杰,单拎出来谁,都是搞革命的好手,相较之下,几乎成立于同一时期的“汉中特训班”,也下了血本,戴笠兼班主任、程慕颐负责具体事务,曾成功打入延安的特殊教授“中共问题”。
政治侦察、射击学、擒拿术、化妆术、隐身法这些都是要学的基本,爆破、暗杀、投毒还只是升级,最重要的,要知道如何隐藏消息,又该如何传递消息。
一言出,四座惊,显然,吴南山早有准备,他搬出“回去后我就说考学没考上,耽搁时间长了反倒让人起疑心”的理由,程益被说服,吴南山提前回了庆阳,开始了“碟中谍”的生活。
对国民党,他根本就看不上,进特训班,属稀里糊涂,只想赶紧出去,没曾想,特务因他的借口判定他属脑子灵光的人,设法将其送去了军统西安站,后又被派到了庆阳县,好家伙,这一弄,算是将人送到了共产党的跟前。
吴南山决定观察一阵,陇东摩擦事件发生后,庆阳几乎成了共产党的囊中物,大部分官员都由共产党任命,能安排的事情变多,看清一些事情也变得比较容易。
全吐露了干净,心里倒踏实了不少,听闻军统还有这一肮脏机构,陆为公迅速将消息上报,因并未做什么错事,吴南山很快被接纳,还有了自己的上线——李甫山。
顺藤摸瓜一把,确定了好几个意欲作恶的歹人,在陇东的潜伏组织,几乎被锁定,但对培训了九期学员的“汉训班”而言,被发现的,只属九牛一毛。
吴南山的眼尖与布鲁的敏锐相得益彰,事情的开始,是吴南山意外发现了自己曾在汉中特训班的同学祁三益,因为身份并未暴露,故而当其抛出“你这二十二军护照根本没有效果,只会引起怀疑,跟我回庆阳,我想办法给你搞一个边区的护照你再去延安”时,祁三益并没有拒绝。
布鲁等人拍板,决定对祁三益突击,大人物们都在延安,必须从祁三益嘴里翘出他这么急不可耐的去延安,到底是想干什么!
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事关重大,布鲁第一时间将祁三益带回了延安,案情太惊人,给出合理猜测,难不成,国民党要在延安搞大破坏?
不得不防,李克农一锤定音:此案很有可能是个大案,“重证据不重口供、侦查审讯讲究斗智攻心、侦查和审讯相结合”的三条指示一发,下面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吴南山发现了祁三益、祁三益发现了杨超、后续又发现了李春茂,西北特侦站派出的三名联络员,全进入我军监控视线,三者互相揭发,我党很快又掌握了一批潜伏特务。
布鲁精心设计,划出一条最合适的路径,拔出萝卜带出泥,通过汉训班的自我检举,更多的人物浮出水面,到1942年底,特训班案宣布告破,截至1946年,打击军统特务足有55名。
生气归生气,可更要紧的,是如何躲过责罚,蒋介石可不是省油的灯,为此,戴笠还假模假样在1943年的5月办了个“延安死难烈士追悼会”。
强行挽尊之举,为了更像样,戴笠还掉了几滴眼泪,“情真意切”的模样,甚至连蒋介石都骗了过去,亲自去了现场“悼念”,最后也没多说什么。
军统一度寄予重望的“汉中特训班”就这样草草凋零,吴南山立了大功,鉴于其交代的清楚,在1946年的9月,中共陇东地委特意为其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他成了“特别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也辗转了多个职务。
至于布雷,更是得到了毛主席的亲口表扬,称“我们需要布鲁这样的人,有十来个就好了”,一言毕,布鲁“福尔摩斯”、“军统克星”的名号也就渐渐传开了……
一场“巅峰对决”,以戴笠的完败而告终,同为地下斗争,却因不得人心而漏出马脚,换句话说,这何尝不是国民党失败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