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类似这样的困惑,现实中应该也有不少。只是嫌弃、打压的程度不一而已,或者是对象不同。毕竟一个班子里面,人总会有差别、有不一样,也可能就会有矛盾。
对此,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比如在工作态度上不够好,不积极、不主动、不尽职尽责;比如在工作能力上不够强,安排的任务总是完不成,或者达不到要求;再比如在工作作风上不够实,简单粗暴,纪律松弛,对自己不够严格,总是惹出事情。等等,不妨好好对照检查反思一下。
如果有这样的问题,就要好好改正。如果没有,那么问题可能就不在你身上,毕竟不是每个领导都有那么高的素质和修养,也不是每个领导都一定比下属要强。
当然,无论是自己的问题,还是领导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端正态度,摆正位置,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因为你无法改变领导。如果始终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就算是换了另外的领导,依然如此。
第一,不要怕,不要焦虑。只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不用担心什么“死期”。当今是法治社会、文明时代,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你的一生。何况一个正职与副职,虽然有差距,但这个差距,也不是不可能反超的,有的时候细想,又有多少差距,别把有些问题过于放大了,导致自己产生过度焦虑。
第二,走好自己的路。人要走得远、走得好,还得要走好自己的路。从工作来讲,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没有能力,可以在态度上积极,可以寻求更多的帮助,或者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从能力上讲,要勤于学习,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实践经验,尤其是在乡镇这个平台,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平台,一定要珍惜。从目标上讲,肯定要坚定往上走的决心,能够提拔重用当然要争取,如果不行也要努力进城进部门。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自己认定了的正确的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不要受太多因素的干扰,相信就可以摆脱那些无谓的烦恼。要有这个自信、有这个定力。
第三,该争的合法合理权益一定要争。你能够当这个副职,是组织安排的,就要对组织负责,对人民和事业负责。只要是为了工作,为了群众,该争的权益一定要争,不能退让,否则倒显得自己有问题了。比如在工作经费方面,就要理直气壮,不要觉得这经费是某个人的,这是工作之需要。比如在解决群众问题和困难方面,合法的权益就要帮助去争取,该给到位的钱就要给,不能违法违规。
第四,努力干出工作业绩,争取上级评先评优和项目资源。这也是一条有用有效的渠道,作为一名副职,总要分管某些领域行业的工作,上级总有管你的领导或部门,这也是你的直接领导,做得好了,就是你的依靠。
虽然说干好工作不一定能够评先评优,但总的来说,干了事,还是有很大机会评先评优的,因为还是有那么多先进指标,而且上级也需要有干事的地方和人,不可能全靠关系。否则,来年谁还认真干事呢?
如果还能够争到项目、资金等资源,就更不一样了。这样,体现的不仅是你的能力水平,更是你的人脉资源,可以更加巩固提升你的地位与影响。
当然,如果没有领导的大力支持,想要获得上级认可是很困难的,但是事在人为,有一些事情不一定非得需要领导支持,靠你副职的有限资源,也能够落实完成,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增加人、财、物的投入。
有的乡镇某些工作之所以做得出色,往往真还不是靠“一把手”的能力,反而是分管负责人的能力很强。这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