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让子弹飞川话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663

  最近,小编在和几位体制内的朋友摆谈的时候,大家谈到县级人大政协的工委室主任的来源问题。经过大家的仔细分析,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人大政协的工委室主任,一般来说很少是由副科级干部提拔到这些岗位上去,而往往是从部门的一把手和乡镇的党委书记调任过去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其实仔细思考下来也不难理解。

  很多人都说,不管在哪一级,人大和政协都算是一个养老单位。毕竟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监督,而不是行政和党建方面的职能。所以,在他们的工委室干部配备上,往往也不会使用年轻人,而是让一些没有太多发展前途的正科级干部到这些岗位上去工作。

  同时,由于人大政协都属于四家班子之一,业务都是监督,本身就需要经验丰富、阅历丰富的干部。而不需要那种年轻有闯劲的干部,因为在人大政协工作,往往不需要你有闯劲有创新,而是要你能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监督。所以导致人大政协的干部配备都是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接近退休的干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爱把人大政协叫做养老单位的根本原因。

  那么,具体来说,针对各个部门的局长和乡镇的党委书记,哪一个更容易被调到人大政协去任职呢?或者说,在两者中,人大政协更偏爱哪一种干部呢?通过小编的整理和观察,虽然各地在干部任用上有一些倾向和不同,但整体都遵循着一种原则:那就是把仕途上已经没有太多前途,年龄偏大但经验比较丰富的干部放到人大政协的工委室主任岗位上去,让他们发挥自己经验丰富的优势,也继续贡献着自己的余热。

  具体到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部门局长之间,究竟更偏好哪一个的问题,其实针对上述的原则就不难得出结论,当然是更偏好县直部门的一把手。因为按照各地用人的规律,一般来说,乡镇的干部配备更为年轻,干部任职的路径往往都是先在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然后再调进县直部门任一把手,很多有地方是先提拔任部门局长之后再去乡镇任书记的。等到了部门任一段时间局长后,经验比较丰富了,工作阅历也多了,能提拔的,肯定会得到提拔,如果年龄偏大,已经丧失提拔使用的希望,往往就会安排去人大政协任职,不知道大家所在地是不是这样的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陈再道的腐化生活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下一篇:洪堡焚烧峡谷到底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