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邪僧异界行具体是什么原因?
时间:2023-01-26  浏览次数:663

  对于这个节点朝鲜方面并不是特别赞同,因为如果可以趁胜追击,说不定可以一举拿下汉城,再一次挫败联合国军,所以朝鲜方面一直主张乘胜追击,歼灭联合国军的残余势力

  不过这一次,彭总却坚决拒绝了金日成。这让朝鲜方面看不懂了,在刚刚进入朝鲜时,彭德怀的指挥都极具创新性,不少朝鲜方面不敢冒的险,志愿军都敢打,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彭德怀却坚决不肯冒险趁胜追击了?甚至对着金日成说道,朝鲜方面可以自行组织追击部队追击。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彭德怀不愿意趁胜追击呢?

  经历了长津湖战役后,拿下了平壤,所以对志愿军来说,一路走来显得十分不易,在美军有着绝对空中优势的情况下,还能顺利打赢几个关键战役,已经着实不易了。那么有了胜利要不要趁胜追击就成了一个问题,对此彭德怀有自己的看法。在长津湖战役期间,美军充分利用空中优势打击志愿军的后勤,让志愿军感到十分难堪,甚至只能在雪地里挨饿,这让彭德怀心痛不已。

  长津湖战役中的深痛教训,让彭德怀意识到如果继续深入就会让后勤出现困难,另外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普遍没有反装甲的武器,令彭德怀很是担心。当时美国的装甲师达到了巅峰,经过二战的洗礼,美国装甲师的作战水平很高,所以这令彭德怀不敢掉以轻心。装甲部队在某种程度上就充当了美军的移动炮兵阵地,在长津湖战役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给予了步兵火力支援,还能持续性的承担阵地攻坚战的核心。

  摧毁美军的一辆坦克,志愿军平均就要牺牲5-6名战士,何况美军还有火箭炮,随时可以对志愿军的火力点进行打击,打得志愿军一度抬不起头来。彭德怀也感慨道这一战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要惨烈,所以在作战细节方面彭德怀十分谨慎。

  对美军的战术既要大胆又要有所创新,不能再拿过去对付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经验来对付美军了。于是彭德怀在长津湖战役中大改在解放战争中战术,采用小股部队吸引美军援军,然后诱敌深入,有效减轻了阻击援军的压力。

  在长津湖战役胜利后,志愿军在这一次的伤亡让彭德怀不得不重视美军的突围战术。虽然在战前志愿军有所准备,但是没有预料到美军的突围能力非常强,火力也比志愿军强得多,于是在交战中经常落下风。

  到了攻占平壤的战役中,美军固守了在平壤周边的机场,不停呼啸的战斗机让志愿军在攻占平壤期间吃尽了苦头,打得十分艰难,虽然击溃了联合国军,占领了平壤,可是对于志愿军来说伤亡巨大,于是这让彭德怀做了全员休整的作战命令,对于志愿军来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在平壤沦陷后,朝鲜作战方面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恼羞成怒,在美军密集的火力覆盖下,志愿军依旧夺取了平壤,于是美军就希望利用诱敌深入这一招。大量将兵力撤回,主力甚至撤回了汉城。麦克阿瑟的诱敌深入就是希望进行第二次仁川登陆,当时美军早已选定了登陆地点,就等着彭德怀带着主力进攻了。

  与志愿军交手后,美军也发现了规律,于是第二次登陆作战这是为了彻底包围志愿军主力准备的。也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朝鲜方面希望彭德怀带领着志愿军趁胜追击占领汉城,为朝鲜统一打下基础。

  可是彭德怀却十分不赞同,因为他知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接下来的就肯定是惨败,何况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以来就是惨胜对手,要想进一步歼灭联合国军,恐怕没那么简单,所以彭德怀也在等待机会,等待着由联合国军先开这一枪,可是麦克阿瑟也希望志愿军能主动进攻,打响接下来的战役。

  美军为了第二次登陆作战单独做了准备,有数艘美军航母和运输船来到了登陆地点附近海域进行观察,为了掩人耳目,航母上的舰载机还特地起飞,对沿岸的志愿军驻地进行轰炸,让志愿军认为这是在掩护美军进一步撤退。在这个状况报告给了彭德怀后,他深思了很久,对于美军的意图也是一直在揣测中。

  彭德怀认真分析了美军战斗机轰炸的地点和轰炸的频率,断定了美军很有可能会第二次登陆,这一次登陆的部队恐怕比仁川登陆还要多,这对于防线空虚的志愿军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于是彭德怀决定先沉住气,让志愿军继续休整,做好反登陆作战的准备。

  同时联合国军也有主动进攻的可能,于是彭德怀决定加强平壤一带的防御,就是为了防止联合国军主动进行北上,并支援登陆的美军,对此彭德怀好布设了大量放空炮,抵御美军的空中火力准备,为保证志愿军侧翼做了充分准备。

  眼看着志愿军没有上当,麦克阿瑟急了,决定大举增兵,准备主动北上进攻志愿军,同时配合强行登陆,这样一来志愿军就被彻底包围了。麦克阿瑟虽然想法很不错,可是能不能主动北上进攻志愿军就成了美军指挥部内部的一个问题了,有不少人反对这一次主动进攻的计划。

  美军是否会登陆成了一个问题,可是志愿军这一边却因为人员调动,有了大批新增兵员补充,这让前线上的联合国军都感到了压力,于是在朝鲜方面却借着这个好机会企图继续南下占领汉城。

  就在屡次劝说彭德怀无果的情况下,朝鲜方面自己也发动了数次试探性的进攻,不出意外这几次进攻全部获得了胜利,让朝鲜方面感到大举追击的时候来了。不过有了试探性的战果还是不能让彭德怀安心,他依旧谨慎看待战局,希望朝鲜方面有序地完成逐步推进的任务。

  在朝鲜方面几次试探性的进攻成功后,金日成决定大举南下,在没有志愿军的帮助下,朝鲜方面单独行动。其实继续南下攻占汉城,金日成非常希望志愿军能够配合,多次找彭德怀劝说,甚至拿出了自己的胜利的证明作为依据,希望彭德怀可以继续协助进攻。

  可是彭德怀态度坚定,认为志愿军要完成战略部署才能继续南下,于是双方争执不下,金日成看到彭德怀如此多虑也就没有多谈,自己命令朝鲜方面部队南下,继续进攻联合国军部署的防线,同时还向苏联方面发送了胜利的捷报。

  随着朝鲜方面的部队撕开了防线,并孤军深入后,发现联合国军的溃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路上竟然没有再遇到任何空袭,这令金日成感到了一丝不安,可是他依旧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争取撕开防线后快速抵达汉城附近。

  这个想法还被转告到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耳朵里,在有着捷报的支持下,斯大林还是肯定了朝鲜方面的行动,并继续与中国商定要不要组织一次大型反攻,彻底击败美军在朝鲜半岛上的主力部队。不过听到了这个建议后,彭德怀却默不作声,这也让中国外交部难以做出回应,于是双方就只能继续等待。

  在朝鲜方面深入到了靠近三八线时,联合国军的反击开始了,这一次美军在侧翼迅速切断了朝鲜南下部队的后撤路线,多国的联合部队在正面组织猛攻,于是一向占优势的朝鲜南下部队瞬间溃败,虽然有少数突围,但是还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一次朝鲜南下的战败证明了彭德怀的高瞻远瞩是正确的,没有急于南下攻占汉城,而是等待对手先开了第一枪,这再一次让朝鲜方面不得不佩服彭德怀的军事才能,就连斯大林也给予了彭德怀很高的评价。于是这一次表面上的南下进攻虽然有所损失,但不至于损失掉志愿军的主力部队,对于彭德怀来说这一次是试探出了美军的虚实。

  没有歼灭志愿军主力,这一次围歼了朝鲜南下部队后,美军也不敢于主动向北部进攻,于是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就在僵持阶段下,彭德怀指挥志愿军通过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到了三八线附近。

  在这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军期望的诱敌深入的计划彻底落空,接下来的便是长久的拉锯战,在三八线上的拉锯战持续了两个月后,彭德怀就指挥志愿军有效利用山地环境,对地方进行杀伤,不避开了美军的炮火优势,这让朝鲜战争最后演变成了高地争夺战。

  后来朝鲜战争胜利后,彭德怀每当谈起自己挽救了志愿军,避免了美军第二次组织登陆战时,他只是说到了这只是知己知彼的结果,如果当时正听了金日成的建议,那么志愿军就很有可能被包围在了三八线附近,如此一来朝鲜战争的局势会急剧恶化。彭德怀的决定不仅让志愿军保存了实力,还摸清了美军的真实意图,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

  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毛主席就发电劝告过金日成,让他提防美军。可是,在摧枯拉朽的胜利下,金日成并未将之放在心里。仅仅过了一个月后,仁川登陆就爆发了,美军在仁川的登陆可以说打得朝鲜军队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次教训深深地刻在了彭德怀的脑海里,于是在第二次遇到这样的局面时,他保持了冷静,没有去随着战局就被冲昏了头脑。

  志愿军入朝以后进行的两场战役也是极为艰苦的,一方面就是美军有着军事上的全面优势,另一方面是志愿军的后勤非常成问题,这决定了志愿军不能把战线拉得太长,所以当金日成找到彭德怀,希望他乘胜追击时,他考虑的却是志愿军如何解决后勤的问题,当时虽然志愿军虽然拿下了平壤,但是制空权依旧在美军手里,战斗机呼啸而来,又扬长而去,根本没有把志愿军放在眼里,于是这让彭德怀很是头疼,便紧密地进行了防空备战。

  彭德怀在积极强调放空作战的背景下,由苏联支援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纷纷抵达朝鲜战场上,充当了志愿军的放空主力。于是在志愿军建立了防空网以后,美军飞机每一次地轰炸都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当然对空作战的志愿军防空力量也遭遇到了不少的损失。

  但是有效放空网的建立可以有效抵御美军飞机的空袭,一定程度上保卫了志愿军的后勤,他让越来越多的物资可以运输到前线,于是这让志愿军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为后来在三八线附近的拉锯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不得不说彭德怀真正地将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句话运用到了实战上,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值得后世军事学家永远学习和敬仰。

  在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连续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和夺取平壤的胜利,让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转为战略防守,可是也是在这个时候,彭德怀并不急于乘胜追击,体现了他对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理解。

  当年美军刚刚介入朝鲜战争的局面没有再发生就对亏了彭德怀的高瞻远瞩。虽然金日成在单独率领朝鲜方面的部队南下时,多次邀请志愿军配合作战,但是彭德怀就是不为所动,体现了一个军事家在关键决议上的果断性,正是有了这股果断的精神,让志愿军最终能在战术上取得优势。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指挥官麦克阿瑟评价彭德怀说道-这是我一生遇到的最难缠的对手,也是军事水平最高的一位对手。可见麦克阿瑟对彭德怀评价之高,当然彭德怀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都选择了扬长避短的方法。

  虽然在朝鲜战争初期不可避免地有了巨大损失,但是交过手后,志愿军迅速找到了如何对付美军这种占有绝对军事优势的对手,于是在三八线附近后,志愿军果断利用高地争夺战来拖住美军,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见彭德怀的一系列决策表现了他在军事水平上的老练,也值得现代无数军事家去学习。




上一篇:有关郁金香温泉花园度假村会有什么样影响?   下一篇:御龙在天许愿池终于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