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水域的浮潜者们,会在水中感觉到刺痛感,但他们却没有接触任何水母。根据英国《通讯·生物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科学家在倒立水母的黏液中发现了刺细胞形成的新结构,这种结构被水母像投掷迷你手榴弹一样扔出去,这就是一直困扰人们的“有刺痛感的水”的原因。
倒立水母是仙女水母属,而红树林是仙女水母属生活的家园,这些仙女水母会上下颠倒地停留在浅海海底,褶皱状的口腕朝上。长期以来,佛罗里达、加勒比地区和密克罗尼西亚周围水域的浮潜者们一直报告称,他们在没有和任何水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感觉自己被水母蜇到,也就是说,水竟然会给人带来刺痛感。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水中刺感的可能来源,但确切原因却一直未知。
此次,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生物/分子科学与工程中心的科学家们,查阅了20世纪早期以来关于仙女水母属的科学文献,寻找与这种“有刺痛感的水”有关的线索。他们了解到,仙女水母属释放的黏液含有非常微小的细胞团,其被命名为cassiosome。利用显微镜发现,这些cassiosome的外膜层排列有成千上万个水母刺细胞。这些刺细胞被称为刺胞,是一种含有毒液的囊,一般存在于水母触手的特定细胞中。
分析表明,这一结构不仅能帮助水母捕食猎物,水母还会像扔迷你手榴弹一样,把这些充满了cassiosome结构的黏液释放到海水中,从而让周围的水体都可以对人产生刺痛。在其他4种相关的水母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这些cassiosome结构。(记者张梦然)
贾志龙表示,这台激光退火仪拥有正向和负向两种激光退火方式,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灵活调节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中量子比特的关键参数。
1月1日,在云南楚雄州禄丰市恐龙山镇一处陡峭荒坡上,一堆恐龙骨骼化石“新鲜出炉”。只见仅3米宽的台地上,大大小小的恐龙化石躺在红色泥土中,犬牙交错挤在一起,其中有一条粗大的股骨和一块椭圆形的腹部肋骨如巨大的蒲扇,清晰可辨。
我国科学家在辽西热河生物群新发现一种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白垩纪鸟类,命名为“朱氏克拉通鸷”。
四川农业大学近日举行科技赋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和《服务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2022-2025)》。
日前,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保卫教授课题组宣布,在大别山高海拔地区发现蛙类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姬蛙。
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近期,一些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被冠以“特效药”之名,引发不少网民的关注和抢购。这些抗病毒药物是否有必要囤?又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
只要下载某款软件,就能轻易把自己的五官投到原本的演员脸上,享受“参演”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的快感。
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人群5至7天就能症状好转、逐步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有肺部感染等症状。
小站稻兴于天津小站镇,盛于清末驻军屯垦,曾以“贡米”享誉全国。如今,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小站“稻作文化”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据媒体报道,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三审稿近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针对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危害,草案三审稿明确规定,从境外引进的野生动物物种不得违法放生、丢弃,确需将其放生至野外环境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后,金善宝身兼数职,但仍为九三学社尽心尽力。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团结广大社员和科技工作者,为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振兴中华和祖国统一,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12月28日,在中交集团举行的“交筑·大国重器”媒体开放日上,记者来到目前国内在建穿越长江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江阴靖江过江通道项目,现场感受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直径最大、性能最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聚力一号”的磅礴力量,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把保护江豚作为设计理念的盾构机。
一个研究小组正在测试一种方法,将患儿的血细胞浸泡在母亲健康线粒体的“培养基”中,然后重新注入患儿体内。早期迹象表明,这种干预是安全的,可能会改善儿童的健康和发育,研究人员正在计划后续的临床试验。该研究12月21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