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2-12-22  浏览次数:663

  金三角这个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耳熟能详,它位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的边境一个三角形地带而被称为金三角。

  因为当地长期生产罂粟,泛滥的毒品交易,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加上临近三国三不管的状态,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毒品泛滥区。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国民党军队内战失败后,大部分人逃往台湾,但少部分的残军却流浪到了这个地方,不仅在当地定居下来,还留下了6万人的后代。

  其实但是逃入缅境的主要有第8军李国辉率领的709团的1000多人以及第6军93师200多人和第26军93师278团谭忠率领的600多人以及后续投奔其余残部共计2000余人。

  李国辉他们甚至将部队改名为“复兴部队”。他们希望暂时驻扎在这,休整部队,顺便瞅着看是否有合适的时机能再次反攻大陆。

  李国辉他们两脸一摸黑,只能寄希望于台湾。终于通过唯一的一部电台,李国辉等人与台湾取得了联系,请求支援。

  然而,当时中央紧盯着台湾,台湾分身乏术,根本顾不了他们,只汇来了5万泰铢,就让他们自生自灭。这下子大家瞪了眼,大陆回不去,台湾也去不了,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

  后来三支部队合并,这支残军修建营地,招兵买马,还招收周围的土匪、散兵,部队很快扩充到3000多人。他们还自称为中华民国复兴部队。

  于是,李国辉让一队人马负责维持日常训练,扩充军队。一队人马负责开荒,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还有一队人马负责赚钱,比如给毒贩做保镖,向老挝和泰国贩卖鸦片等活动来赚取高额保护费和毒资,供给军队日常所需。这样下来,部队的财政状况才迅速好转。

  然而,这样的一支部队肯定会引起了缅甸军方的注意,要知道,缅甸这个国家过去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缅甸才刚独立,自己国家的局势还不稳定,边境就驻扎了这么一支他国军队,缅甸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任由其发展壮大,决定出兵剿灭。

  五月,缅甸共集结了15000人的兵力包围了李国辉他们,责令限时缴械投降。李国辉刚站稳脚跟,不愿意与缅甸军方对上,派蒙振生去谈判,谁知蒙振生刚到坎丹信司令部就被扣押,后来缅甸让蒙振生回去通知李国辉十天以内缴械投降,否则全部歼灭。在这种境况下,李国辉觉得自己的部队打不过共产党,但是对着这些缅甸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决定为生存而战。缅甸国防军虽然人数武器上远胜于李国辉,但奈不住打不过复兴部队,哪怕后来总司令亲自指挥,也没打赢。本来缅军也可以慢慢围困残军,等着他们缺水断粮,但因他们信佛,李国辉俘虏了大量的缅甸士兵,老百姓怕俘虏被杀,纷纷向政府请愿,马上与残军谈判,释放俘虏。

  双方谈判之后,由于还是在人家缅甸的底盘上,李国辉同意释放全部俘虏,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重新安营扎寨。就这样,残军打败缅甸军的消息不胫而走,震惊了周围的几个国家。

  而我国当时忙着抗美援朝,无暇顾及这支残军。蒋介石听说这个消息后,命令李弥立即出发去金三角,并恢复对其部队的供给。

  李弥到达金三角之后,蒋介石又指派了柳元麟也赶赴金三角,就这样,李弥他们在金三角建立的部队最后人数高达35000多人,还大肆修建军用设施。

  更过分的一次是李弥安排残军1000多人,从老挝过境,将毒品贩卖至世界各地,这个消息被老挝司令得知后,大为震怒,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支贩毒队伍剿灭。

  由于复兴部队身份敏感,再加上李弥公然通过毒品敛财,引起了他国不满。从1953年到1962年,老挝联合缅甸、泰国政府不断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要求台湾当局撤回残军。蒋介石一方面迫于联合国的压力。一方面又不想轻易放弃这支队伍,只能磨磨蹭蹭地撤军。

  1960年,中缅签订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以及中缅两国边界问题协议。为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也为了解除缅北国民党残军对云南边境时不时地威胁,我国主动提出解决残军。

  1960年11月,解放军第13军39师。联合云南边防部队在边境集结,缅甸国防军也调集了5000精锐,共同围剿国民党残军。

  柳元麟回台湾后,第五军军长段希文和李文焕觉得回到台湾也不会受到重用,宣布与台湾断绝关系,不再与大陆作对。后来泰国军方为了解决这支残军,决定让他们平定叛乱,胜了就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否则就全部剿灭。

  残军付出了重大伤亡后平定叛乱,交上了一份儿令人满意的投名状。泰国政府允许他们在此地居住,他们终于可以坦坦荡荡地在此地生活下去了。几年后,军队解散,武器上交泰国政府,残军全部成为泰国的合法公民。从1992年开始,流浪在金三角的中国人已经有了大约六万人的后代,他们全部成为了泰国的公民,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上一篇:豆豆龙动画片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儒家文化圈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