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来深建设者工资支付,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记者31日获悉,为切实保障好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2024年,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坚持统筹兼顾、多元共治,发挥法治规范引导作用,注重抓前抓早抓小,通过“两个聚焦”累计排查化解劳资纠纷案件988件,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维护来深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必须要关口前移,及早防范,为此,沙头街道整合了综治中心、民意速办等平台资源,全面畅通了欠薪举报投诉渠道,通过网格化定人定责定时的方式,广泛宣传“安薪在深”二维码,让来深建设者能够便捷地反映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沙头街道的工作人员深入工地,主动排查劳资纠纷的弱信号。例如,在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的城中村翻新改造项目中,街道劳保部门通过排查走访,及时发现了李某某、唐某某等八人未收到工资报酬的问题。随后,劳保部门联动属地社区,登记涉案信息,并主动联系公司进行调解。虽然初次调解陷入瓶颈,但工作人员并未放弃,而是再次组织双方进行对账和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调解协议。
此外,沙头街道还注重为来深建设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一年来,街道累计为2300名来深建设者提供了法律咨询,有效维护了来深建设者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解决劳资纠纷的过程中,沙头街道不仅注重保障来深建设者的工资权益,还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发展需求。街道建立了领导包案工作机制,主要领导每周听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汇报,并充分运用街道调解“八步工作法”来化解纠纷隐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依法理性维权,必要时督促资金划拨等形式,全力化解纠纷隐患。
为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来深建设者工资能够月结月清,沙头街道对辖区内的13个政府投资项目开展来深建设者工资月结月清定期排查。同时,街道还积极开展“助企行”活动,宣讲各项涉企帮扶支持政策,积极构建协商对话平台,在保障来深建设者基本报酬权益基础上,引导劳企双方互相理解、共渡难关。
在处理劳资纠纷的过程中,沙头街道注重多部门协调,引入社会力量,通过“街社发令、部门报道”机制,组织疑难问题研讨会,多次成功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化解疑难案件;全年联合区直部门约谈重点企业43次,面向企业管理层开展4场次劳动普法讲座,引入社会力量成立劳动争议调委会,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园区和企业内部,为劳资双方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
据统计,2024年全年,沙头街道累计排查化解劳资纠纷案件988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调解案件数与成功率为深圳市福田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