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印发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 ,包含十个方面36条措施(以下简称“36条”)。
“36条”有6条政策措施对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进行了专门部署,包括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支持制造强省重大工程建设、开展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专项行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等6个方面。
招引大“块头”,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全省重点产业项目中,招商引资项目占比近9成。“政策措施突出鼓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的鲜明导向。”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跟以往的政策内容相比,此次“真金白银”直接量化更为明确,下一步将细化政策标准,让奖励资金尽快落实到企业。
2022年,四川对外开放跨进了历史性一刻:面对多重困难挑战,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跑出6.1%的增速,四川外贸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全国第八个、中西部第一个进阶“万亿俱乐部”的省(直辖市)。
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同样可圈可点。2022年,空客公司全生命周期服务、GE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四川,全年实现外商直接投资(FDI)3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3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
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做好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促进我省外资“提质增量”,省经济合作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利用外资的形势和特点,在“36条”里提出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具体政策。
“政策主要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含金量’十足,二是‘聚焦点’精准。”该负责人介绍,此次我省对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支持,最高可奖励1000万元。同时,针对不同规模和领域,也制定了相应政策,目标更加清晰、定位更加精准。比如,为推动标志性大项目落地,提出针对符合条件的境外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实施奖补,突出招大引强;为推动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落地,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奖励;为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将经营利润留在境内、做大做强,提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者分配利润投资进行奖励等。
“这些政策制定,都是结合利用外资的新形势,以激发投资活力、提振投资信心为出发点,以提升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为目标。”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紧研究提出、力争尽早出台以上两条政策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完善申报流程和申报条件,确保政策尽快发挥效应,持续保持“投资四川”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