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结婚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幸福,希望和伴侣相爱一生,和对方父母相处融洽,一家人和睦美满。
实际上,现在大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早已不再是父母用威严,来打造一种层级分明的服从关系,而更像是朋友伙伴式的平等相处。
但是,婆媳两代人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想要拥有和谐的婆媳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结婚之前,婆婆给她的印象一直是亲切、和蔼,对她总是笑脸相迎,关照有加。她从没有想过,结婚之后,婆媳关系竟会急转直下,最后险些不相往来。
很多老一辈人被年轻人排斥的缺乏边界感的行为和习惯,并不是出于“坏”,而是基于他们成长背景和认知水平。
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他人边界的践踏。他们插手儿女的生活,干预儿女的自由,还认为自己是对儿女好。
一方面是因为婆家在市中心的房子刚买不久,三室两厅很宽敞;另一方面,她和老公杨宣(化名)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和公婆住一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婆婆总想用自己的那套生活经验和价值观,来指导她的生活。杨宣与婆婆共同生活近30年,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对她来说,却是一种煎熬。
郑霏感觉好像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都在盯着她做事,随时都要来纠正她,那种被“监控”的感觉,让她有一种窒息感。
而且,婆婆很多时候,说话不会很直白,而是含沙射影,话里有话。这对最讨厌勾心斗角的她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她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是觉得自己运气太不好了,身边不少姐妹都已经结婚,但她们的婆婆,个个都很好相处……
可是,压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明朗,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来了,她和婆婆发生了第一次正面冲突。
她生气了,让杨宣夜里在客厅沙发上睡觉。本来只是小夫妻之间的打闹,却因为婆婆的加入,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郑霏本想见好就收的,但拉扯间被杨宣撞到眼睛,她一气之下就拍打了杨宣几下。没想到婆婆看见了,对她说了几句重话。
于是,场面渐渐控制不住。本就心疼儿子的婆婆,开始口不择言,说她下手没轻没重没家教。最后,甚至连她爸妈都一起骂了。
在娘家住了几天,郑霏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便和杨宣一起回婆家收拾衣服,打算在娘家再住一段时间。
于是,双方又吵了起来。随后,怒火中烧的公婆,打电话给她爸妈,说为人父母应该从中调和,而不该纵容孩子、为孩子撑腰……
这样一来,杨宣只能在她家继续住下去。后来,她见杨宣在家里住得不自在,便搬到小姨的房子里去住。
小姨在国外,名下有一套房产一直用来出租,是她爸妈帮忙代管的,这两年因为大环境的原因,房子一直空着。
小姨知道后,提出直接把房子按市价的八折卖给他们,先签协议,等以后有机会回来办手续,然后再付款。
与以前的日子相比,现在的她无比幸福,虽然怀孕在身,但感觉身轻如燕。杨宣能够感受到她的快乐,也不提回婆家的事。
当时,杨宣发了朋友圈,公婆这才知道孩子出生了,随后急急忙忙赶过来探望。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冲走了他们之间的尴尬。
接下来的时间里,曾经紧张的关系渐渐缓和,婆婆变得客气,不再像以前那样指手画脚,快出院时,提出让她搬回去,但被她拒绝了。
婆婆常常过来看孩子。她对婆婆以礼相待,也敦促杨宣与公婆和好,一家人和和睦睦、客客气气,保持着一定的分寸。
当然,比保持距离更重要的是,婆媳之间的相互尊重,相敬如宾。如果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那家庭和睦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