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广东省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耕地保护网格单元,将耕地保护推进到“田间地头”,压实到“神经末梢”。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建立“区-街道-村-网格”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全区划定田长网格181个,设立田长216名,设立田长公示牌100块,确保每块田都有人监督有人巡。
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即将迎来春耕备耕,赤石新里村百亩良田春季田间管理陆续展开。田边树立的田长制公示牌上,清楚地标示着田长的姓名、工作职责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赤石新里村生态大米是村里重要的村集体经济来源。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田长刘德志深知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田长则是耕地的‘大管家’”,巡田是他的“规定动作”。他说,只有不断巡田、宣传,才能早发现、早制止耕地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已编制《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将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科技支撑、网格管理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建立田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完善田长制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措施,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
“以前巡田靠腿,现在靠‘天空之眼’,效率大大提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无人机巡田的全过程,“一旦无人机发现违法占耕情况,网格田长会立即到现场确认,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
随着全省耕地网格和田长信息全部上线田长制信息化系统平台,广东省田长制耕地网格划定工作宣告完成,每一块田从此都有了“管家”。各级田长可通过“田长巡田APP”开展日常巡田工作,利用外业定位、实时查询、数据采集、路线导航等信息服务,实现巡田全记录、全监管。
深汕特别合作区已举办5场耕地保护及巡田APP使用培训,切实提升基层田长的耕地保护意识和监督能力。
在统一培训下,赤石冰深村田长李清辉很快学会了使用巡田APP。农忙时分,他便打开手机软件,一路巡、一路记、随手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台手机就能巡田,不用费事填各种表格文件,发现违法用地后能迅速上报,相关部门能快速作出反应,实现了耕地保护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除了利用科技手段做好日常巡田工作外,深汕特别合作区还不断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图斑整改、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从源头防止耕地“非粮化”,提高农田质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