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案又有新动静!德国发布首张逮捕令果不其然有乌克兰人
时间:2024-08-16  浏览次数:663

  水下一声巨响,北溪1号和2号宣布凉凉。两年前,因为俄乌冲突的持续拉锯,一些基建设备也不得不被“政治化”,成为这场战火下的炮火。22年9月26号,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输向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2号,就被蓄意破坏,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同欧洲的能源合作。

  由于地点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海域,接受方又是德国,3国便开始展开了调查,俄天然气公司虽然也获准进行了现场调查,但由于北约同俄的对立,自然获取不到更多的线索。俄曾因为调查没结果召见过三国的驻俄大使,但后续只有德国真正做了实事,根据一艘游艇和炸药痕迹,认为是同乌克兰有关的人是幕后策划者。他们还把目标锁定在了一个特工小组上,因为事件前后他们都在乌克兰,仅在事件发生那两天乘坐了有嫌疑的游艇。

  而今年年初,磨洋工的瑞典和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这让俄方直言他们就是怕揭开真相得罪人。不过,德国却表示自己的调查不会因这两国受到影响。8月14号,德媒披露,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已经在6月的时候签署了第一道针对此案的逮捕令,对象是一位名叫弗拉基米尔·Z的乌克兰人,最后一次现身地点是位于波兰。显然,这种情况德国警方没法抓捕到案。也是同一天,波兰总监察长办公室发言人也表示,这名德国要逮捕的人,已经离开波兰返回乌克兰,至于情况真假,想必快和乌克兰穿一条裤子的波兰心里清楚。另外,还有两名乌克兰公民也被列为嫌疑人,说他们可能是安置炸药的工作人员,只不过德国尚未盖棺定论,所以逮捕令还没有发出。

  要说德国在北约国家看来“不依不饶”,实在是因为这直接造成了德国的能源危机。作为一个工业国家,自打俄乌冲突以来,能源成本的直线上升,真是让德国心在滴血。油价也高、天然气价格也高,从企业和工厂的角度来看,生产商品的成本逐渐拉高,油费也让运输成本暴涨,虽然有政府支持,但一些企业仍是无法负担这些,北溪爆炸案那年的年底,一家德国老牌卫生纸制造商就宣布破产,潦草结局。

  当然,德国也在致力于改善这一情况,比如降低能源税收和附加费、加大对未来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仅靠这些,根本无法盘活整个市场。再加上全球市场都缺乏活力,技术人员短缺和官僚主义严重,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1.1万家企业宣告破产,是近六年的破产最高值。作为德国的经济支柱之一,德国造车业也有多个企业宣布大规模裁员和进行成本削减计划,这让外界对于投资德国也望而却步。

  能源危机,导致了德国如今的经济尴尬局面,虽说今年年初德国以微弱的增长避免了衰退,但GDP的停滞不前,仍是德国政府头痛的大难题。如此情况下,调查是谁“炸了我家便宜天然气”,自然是个努力的方向。只不过调查完了能不能抓、背后黑手能不能说,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上一篇:西北农业大学:揭秘其985高校身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