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国际教育交流领域掀起轩然大波:美国决定开始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特别是那些 “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 的学生。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全球关注,也让中美之间本就复杂的关系增添了更多紧张因素。
当地时间 5 月 28 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将对特定中国学生签证采取吊销行动,同时美国国务院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订签证标准,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所有未来签证申请的审查力度。
而在此之前,路透社 5 月 27 日曝光的一份内部电报显示,美国政府已指示驻外机构暂停为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签证申请人安排新的面谈。这一系列动作显然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中国留学生群体。
消息传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做出回应。5 月 29 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指出,美方以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为借口,无理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极大地干扰了两国正常的人文交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毛宁强调,美方这种政治性歧视性做法,彻底戳穿了美国一贯标榜的所谓 “自由开放” 的谎言,其结果只会进一步损害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国家信誉。
回顾历史,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举措并非首次。早在 2020 年,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便签署了第 10043 号总统公告,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幌子,禁止特定学生和学者获得赴美签证。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已有超过 5000 名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因这一公告惨遭拒签或被遣返。如今,特朗普政府再次对中国留学生 “开刀”,并且变本加厉,不仅扩大了审查范围,甚至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学科也纳入其中。
:表面上看,美方声称是出于 “国家安全” 的考量,防止所谓的 “技术泄露”。但稍加分析便会发现,这一理由根本站不住脚。长期以来,中国留学生赴美大多是怀着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他们遵守美国的法律法规,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为美国的学术圈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数据来看,2022 年美国务院仅以 “安全理由” 拒签的中国学生不足 2000 人,占比不到 1%。这足以说明,将中国留学生群体一概而论地视为威胁,纯粹是某些美国政客的无端猜忌与恶意抹黑。
:实际上,美国政府此举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动机。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国内部分保守势力的需求,在中期选举等政治活动中为自己和所属政治集团捞取政治资本。通过制造与中国的对立话题,塑造所谓 “强硬对待中国” 的政治形象,从而吸引部分选民的关注。另一方面,当前美国国内面临诸多问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激化等,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签证下手,试图转移国内民众对这些棘手问题的注意力。然而,这种短视的政治操弄,不仅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长期以来建立的教育交流基础,也给美国自身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更广泛的国际层面来看,美国的这种做法严重破坏了国际教育交流的正常秩序,损害了美国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声誉。教育交流本应是促进各国相互理解、增进友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桥梁。而美国却将签证政策作为政治工具,肆意破坏这一交流机制,这种逆全球化的行径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知识和人才的跨国流动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美国限制中国学生签证的做法,违背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最终也将阻碍自身的发展。
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许多中国学生怀揣着梦想,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求学,他们在异国他乡努力学习,希望能够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让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些正在关键阶段进行学习或研究的学生,可能因为签证被吊销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而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教育交流一直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美国政府此次对中国留学生签证的限制,无疑是对中美教育交流的一次严重破坏,也将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美国政府的这一错误决定,中方已经明确表达了坚决反对的立场,并提出了严正交涉。同时,中方也呼吁美方能够正视问题,停止无理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的歧视性做法,切实保障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各国留学生的合法正当权益。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制造对立。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摒弃政治偏见,回归理性,为中美教育交流和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否则,最终受损的不仅是中国留学生的利益,也将是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